发布时间:2023-5-9 分类: 游戏资讯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
12月7日下午,中国首届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涂玉在瑞典卡罗林斯卡研究所发表演讲,并介绍了他获奖的研究成果。
演讲全文如下:
亲爱的先生,尊敬的获奖者,女士们,先生们,
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在卡罗林斯卡学院做演讲。我的报告的标题是:青蒿素— —中医给世界的礼物。
在报告之前,我首先要感谢诺贝尔奖评委会,诺贝尔奖基金会授予我2015年生理学或医学奖。这不仅是个人荣誉,也是对所有中国科学家的认可和鼓励。在短短几天内,我深深感受到了瑞典人民的热情,我想表达我的感激之情。
感谢William C. Campbell(William Campbell)和Satoshiōmura(Damura Zhi)的精彩报道。我现在要说的是,40年前,在艰难的环境中,中国科学家努力寻找一种新的中药抗疟药。
许多报道都可以看到青蒿素的发现过程。在这里,我只做一个简短的介绍。这是过去一年中医药研究所抗疟疾药物研究小组的简要总结。蓝色背景表示医院团队所做的工作,白色背景标志着全国其他协作团队所做的工作。从蓝色底部到白色背景的过渡表明该研究所和合作单位的工作。
中药研究院团队于1969年开始研究抗疟中药。经过多次反复筛查工作,1971年的工作重点是中药青蒿。经过多次失败后,于1971年9月重新设计了萃取方法,采用低温萃取,乙醚回流或冷浸制备样品,然后用碱溶液除去酸性部位。 1971年10月4日,第191号样品青蒿(Artemisia annua L.)的中性提取物以1.0g/kg的剂量口服给药,连续3天。对疟疾功效的评估显示抑制率达到100%。 。从同年12月到次年1月的猴疟疾实验也导致100%的抑制率。青蒿中性提取物抗疟功效的突破是青蒿素发现的关键。
1972年8月至10月,我们对青蒿中性提取物进行了临床研究,所有30例恶性疟疾和间日疟疾患者均显效。同年11月,该部分成功分离出抗疟疾有效单体化合物的结晶,命名为“青蒿素”。
1972年12月,探讨了青蒿素的化学结构。通过元素分析,光谱测定,质谱和旋光分析,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15H22O5,分子量为282。据澄清,青蒿素是一种不含氮的倍半萜。
1973年4月27日,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分析化学实验室进一步回顾了分子式及其他相关数据。自1974年以来,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一直致力于青蒿素结构的合作研究。最后通过X射线衍射测定青蒿素的结构。已证实青蒿素是含有过氧基的新型倍半萜内酯。该三维结构于1977年在中国科学通报上发表,并被纳入化学文摘。
自1973年以来,已经制备了衍生物用于研究青蒿素结构中的官能团。双氢青蒿素是通过硼氢化钠还原反应发明的,以证实青蒿素结构中存在羰基。结构 - 活性关系的研究:显然,青蒿素结构中的过氧基是抗疟活性基团,并且一些双氢青蒿素羟基衍生物的疟疾滴度也得到改善。
这里,显示了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双氢青蒿素,蒿甲醚,青蒿琥酯和蒿甲醚的分子结构。到目前为止,其他类型的青蒿素衍生物尚未用于临床报道。
1986年,青蒿素被卫生部授予新药证书。 1992年,他获得了双氢青蒿素的新药证书。该药的临床疗效是青蒿素的10倍,进一步体现了青蒿素药物“高效,速效,低毒”的特点。
1981年,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银行和联合国发展和规划署联合在北京召开了第四次疟疾化疗科学工作组会议。关于青蒿素及其临床应用的一系列报道引发了热烈的反应。我的报告是“青蒿素的化学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成千上万的中国疟疾患者接受了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治疗。
听完这篇介绍后,您可能会认为这只是一个普通的药物发现过程。然而,从中国使用了2000多年的中药青蒿中挖掘青蒿素的过程相当困难。
明确的目标和坚持信念是成功的先决条件。 1969年,中国医学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参加了国家“523”抗疟研究项目。根据学术领导的研究决定,我被指示成立并成立项目组,负责抗疟中药的研究和开发。该项目是当时的一个重要军事项目。对于一位年轻的科学研究人员,我有机会接受如此重大的责任。我已经意识到这个国家对我的信任。我觉得责任很大,任务艰巨。我决心不要羞辱我的使命,努力工作,并尽我所能完成任务!
研究结果的纪律跨学科准备。这是我刚到中医学院的照片。左边是着名的生物制药大楼。他指导我确定药物。从1959年到1962年,我参加了西医学中医课程,并系统地学习中医。化学家LouiṡPast说“有机会为人们做好准备”。古语说:凡是过去,皆为序曲。然而,序曲就是一种准备。当抗疟项目给我机遇的时候,西学中的序曲为我从事青蒿素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准备。
信息收集和准确分析是研究结果成功的基础。接受任务后,我收集整理历代中医药典籍,走访名老中医并收集他们用于防治疟疾的方剂和中药、同时调阅大量民间方药。在汇集了包括植物、动物、矿物等2000余内服、外用方药的基础上,编写了以640种中药为主的《疟疾单验方集》。正是这些信息的收集和分析为青蒿素的发现奠定了基础,也是新中药研究与普通植物药研发不同的地方。
关键文献含义。当我面对研究困境时,我重新阅读了中国古代书籍,并进一步思考了东晋(公元3-4世纪)葛洪《肘后备急方》与“艾草握,水两升,榨汁,和服务“;这提醒我,提取过程可能需要避免高温,从而转换为低沸点溶剂提取方法。
关于青蒿入药,最早见于马王堆三号汉墓的帛书《五十二病方》,其后的《神农本草经》、《补遗雷公炮制便览》、《本草纲目》等典籍都有青蒿治病的记载。然而,虽然有许多古籍,但青蒿的植物没有明确的分类。同年,青蒿的品种令人困惑,药典包含两个品种,另外还有四个混淆品种。随后深入研究发现,只有ArtemisiaannuaL。青蒿素有效对抗疟疾。这客观上增加了发现青蒿素的难度。此外,原植物中青蒿素的含量不高,以及药用部分,产地,收获季节和纯化过程的影响。青蒿中性提取物的成功确实难以获得。中国传统中医药是一个丰富的宝藏,值得我们多加思考,发掘提高。
面对困难,我们需要坚持不懈。在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科研条件相对较差。为了供应青蒿的足够有效部分供临床使用,我们使用水箱作为提取容器。由于缺乏通风和暴露于大量有机溶剂,一些研究人员的健康受到影响。为了尽快上门诊,在动物安全性评估的基础上,我和研究团队成员自己采取有效的部位提取,以确保临床患者的安全。当青蒿素片的临床试验效果不理想时,经过努力和坚持,深入探究其原因,最终解决了崩解问题。青蒿素单体胶囊的使用及时证实了青蒿素的抗疟功效。
团队合作,无私的合作加速了科学发现成为有效药物的发现。 1972年3月8日,国家523办公室在南京召开抗疟药物专业会议。我代表中医报告了青蒿第191号提取物对抗疟疾和猴疟疾的结果,会议对此非常关注。同年11月17日,在北京举行的全国会议上,我报告了30项临床显着结果的结果。从那时起,开展了青蒿抗疟研究国家合作的前奏。
今天,我要衷心感谢中国科学院团队过去从事523项抗疟疾研究工作的所有成员,同时铭记他们在研究,发现和研究方面的积极投入和突出贡献。青蒿素的应用。得益于全国523个项目单位的合作,包括山东中医药研究院,云南省药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科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和军事医学科学院。我衷心祝贺合作单位。我们取得了多方面的成果,并为疟疾患者提供了专门的服务。我真诚地赞扬国家523办公室在组织反疟疾项目方面的不懈努力。没有无私合作的团队精神,我们不能在短期内为世界贡献青蒿素。
疟疾对于世界公共卫生依然是个严重挑战。在控制疟疾方面,世卫组织总干事陈凤甫镇已经做过这样的评估。全球在减少疟疾病例和死亡方面取得的成就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尽管如此,据统计,97个国家和地区的33亿人仍然患有疟疾,其中12亿人生活在高风险地区,这些地区的患病率可能高于1/1000。统计显示2013年全球疟疾患者约为1亿9千8百万,疟疾导致的死亡人数约为58万,其中78%是5岁以下的儿童。百分之九十的疟疾死亡发生在非洲受灾最严重的地区。 70%的非洲疟疾患者接受了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疗法(ACTs)治疗。但是,得不到ACTs治疗的疟疾患儿仍达5千6百万到6千9百万之多。
疟原虫对于青蒿素和其他抗疟药的抗药性。在大湄公河地区,包括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和越南,恶性疟原虫已经对青蒿素产生了抵抗力。在柬埔寨 - 泰国边境的许多地方,恶性疟原虫对大多数抗疟疾药物产生了抵抗力。看看今年报道的青蒿素抗药性分布情况。红色和黑色表示对恶性疟原虫的局部抗性。可以看出,不仅是大湄公河流域的抗性,还有非洲一些地区的抗性。这些情况是严重的警告。
世界卫生组织2011年全球计划旨在遏制青蒿素抗药性。该计划旨在保护ACT对恶性疟疾的有效性。鉴于青蒿素的抗药性已在大湄公河流域得到证实,潜在的传播威胁也正在被研究中。参与该计划的100多名专家认为,在青蒿素抗药性传播到高度感染的地区之前,遏制或消除耐药性的可能性非常有限。遏制青蒿素抗药性的任务迫在眉睫。为保护ACTs对于恶性疟疾的有效性,我诚挚希望全球抗疟工作者认真执行WHO遏制青蒿素抗药性的全球计划。
在我结束之前,我想再谈谈中医。 “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 ”从这个宝库中发现了青蒿素。通过抗疟青蒿素的研究经验,我们深切感受到中西药物各有所长。二者具有有机整合和优势互补,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大自然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植物资源,药物研究人员可以从中开发新的药物。中医药从神农尝百草开始,在几千年的发展中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对于自然资源的药用价值已经有所整理归纳。通过继承和发展,挖掘和改进,我们一定会发现和创新,从而造福人类。
最后,我想和大家分享唐代在中国写的一首着名诗。王志军所着的书是“Dengyuquelou”;这一天充满了山脉,黄河流入大海,这将是一千英里。请各位有机会时更上一层楼,去领略中国文化的魅力,发现蕴涵于传统中医药中的宝藏!
我们衷心感谢所有为青蒿素的发现,研究和应用做出贡献的同事,同事和朋友们!
我非常感谢我的家人不断的理解和支持!
真诚地感谢大家来参加会议!
谢谢大家!